新園部落簡介
新園部落又稱卡拉魯然部落
排灣族卡拉魯然部落位於新園里,約有98戶,七百餘人。「卡拉魯然」(Kalaluran/Kadraluljan)部落是這裡排灣族語的地名,意即「來自各社共榮的地方」,是唯一劃入台東市範圍,也是最北邊的排灣族部落。祖居地位於金峰鄉中央山脈以東深山區的太麻里溪流域上游,由Pa’umeli、Viljaljaur、Tjulitjulik、Cungudjur等四部落融聚而成,在1940年左右被日本政府依理蕃政策強制遷移至現今台東市新園里第一至三鄰,以開墾利嘉溪北岸的河川地。
根據現為卡拉魯然部落主席,來自原Pa’umeli部落的Wuhua Paqaliyus(巫化.巴阿立佑司)所述,其父親是第一批下山並隨著日本政府來到現居地勘查的族人,當時日人答應族人要以平地350公頃的範圍來交換族人原居山地,因此族人逐漸遷徙至此,共居於長屋當中,為日本人種植糧食如小米、花生。然而日治末期戰事緊張,來不及訂定書面契約,日人就已離開台灣。到了1953年,Pa’umeli部落因為瘟疫的緣故,方才全數遷徙下山。而此次遷徙,包含Pa’umeli部落的傳統領袖在內,皆遷移到正興,也有少數幾戶移住到賓茂。
現今卡拉魯然部落鄰近卑南族的利嘉、建和部落,以及魯凱族的達魯瑪克部落。在卡拉魯然遷徙至此之前,此地本屬利嘉部落的勢力範圍。長年住在卡拉魯然部落境內,但是屬利嘉部落長老團的團長表示,此地因屬河床沖積扇,遍佈石頭,當時利嘉部落認為這裡土壤貧脊,便答應讓「山上來的Paiwan」住在這裡。而卡拉魯然目前的獵場,則位於達魯瑪克和建和部落之間的山區,Wuhua牧師根據其父親的敘述,說明卡拉魯然遷徙至此時,達魯瑪克與建和當時的頭目便答應將該山地分享給卡拉魯然族人使用。
文章擷至: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