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園部落宣告傳統領域

2015年,新園為要抗議私人養雞場設置於部落周邊,便以「養雞場位於傳統領域範圍內,因而不得開發。」為主張,成功促使台東縣議會訂定《台東縣新設置畜牧場管理自治條例》,阻擋了養雞場的設置。然而在2016年末,台東縣農業處卻提出修正案,意圖鬆綁畜牧場的設置規範,使得卡拉魯然部落憂心忡忡。於是部落緊急在2016年12月31日跨年夜召開部落會議,決議以正式公告傳統領域的方式來影響修正案的議決。
卡拉魯然部落於今(2017)年1月2日正式公告傳統領域範圍界線,根據2006年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的調查團隊調查結果,北面中興路、西以利嘉溪為界,總面積約672公頃的土地,是由Wuhua牧師的父親及部落耆老以遷居後的空間記憶為範圍。
我們可以發現,卡拉魯然所公告的傳統領域範圍,並不包含位於太麻里溪流域上游的四個舊部落所在空間,也未包含遷居之後與鄰近部落協商所共用之獵場。部落主席Wuhua說明:「因為在原聚落(的範圍)不是新園可以去公告的,那個是由原居地的傳統領袖要去做的,而不是我們已經離開的人;所以我們有責任要去自主公告的,就是我們這將近80年來居住的土地。因為過去在原居地,我們的模式還是傳統排灣的方式。」
因此,雖然部落的組成是由數個不同的舊部落漸次遷徙而來,但一方面卡拉魯然遷居到現居地的時間較長(現今部落成員擁有居住舊部落經驗者已屈指可數),更透過捍衛土地的權利運動凝聚了對現居地的認同情感。另一方面,由於「傳統排灣的方式」的規範,使得對舊居地空間的詮釋,只有舊部落的傳統領袖具備資格,(而他們是遷徙到今天台東縣金峰鄉的正興部落)。所以可以想見,卡拉魯然部落未來會在現在這塊沖積扇三角地帶上,繼續建立起新的生活、新的規範和記憶。
文章擷至: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