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作業:知本光電案
太陽能發電優點:
1.太陽能是人類可以利用的最豐富的能源:據估計,在過去漫長的十一億年當中,太陽只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2%,今後數十億年太陽也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所以太陽可以作為人類永久性的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給地面照射15分鐘的能量,就足夠全世界使用一年
2.太陽能是可以利用的最豐富的能源到處都有的,不需要運輸:一般認為,處於南北緯50~60度以內的地區,都有豐富的太陽能可以利用,只要最初花一定的代價,投一筆資金,造好太陽能發電利用裝置,能量就會源源不斷地自己送上門來,「免費」供應。期間只需要花很少一筆設備維修費。
3.太陽能發電是一種清潔的能源:煤炭、石油等礦物燃料產生的有害氣體和廢渣,而使用太陽能時不會帶來污染,不會排放出任何對環境不良影響的物質,是一種清潔的能源。當然,大量使用太陽能之後,由於太陽能的充分利用,結果會使環境的溫度稍微升高,但這種溫升,不致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4.太陽能發電系統又稱作「無變量的能源系統」:太陽能發電對於地球不增加熱載荷,這是太陽能發電特別重要的優點,所以利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又稱作「無變量的能源系統」。因為我們用太陽能發電作功,雖然最終是變為熱,但是如果我們不用它做功的話,最終也是變為熱。另一方面,我們用煤、石油、鈾分裂、核聚變,似乎也不過是最終變為熱,但是如果我們不開採出來用的話,那就不會產生熱了。所以這一份熱是另加在地球上的熱載荷。地球為了散去這另加的熱載荷,就得普遍的增高溫度。
5.太陽能發電安全可性:核能發電會有核洩漏的危險,一旦核洩漏了便會造成極大的生態危機,火力發電會則會增加溫室效應,而太陽能發電絕對沒有這種情況,是十分安全可靠長期持續的。
6.在光照充足的地區(例如:太空向陽區、海洋、海岸、空曠岩地...),太陽能的供應源源不斷,使用過程不會產生環境污染,亦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溫室效應加劇。太陽能電池組件可以安裝在建築物上,稱為光電一體化建築,如此太陽能電池板不僅可以在有陽光的時候產生電力,還能達到隔熱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建物內部的溫度,降低建築能耗;而且分散式發電的大規模停電風險較低。此外,將太陽能電池安裝於家家戶戶,可以提供大量的在地工作機會,節省社福及社會成本。
7.太陽能發電雖具有間歇性,但太陽能,發電量與用電尖峰需求呈現正相關,許多電力公司需要興建只在尖峰時間發電的電廠,這種電廠的成本較高,以太陽能取代此類發電廠,很早就具有經濟效益。
8.太陽能發電的發電量與用電尖峰需求呈現正相關成本下降速度很快,在許多情況已經達到電網平價。
太陽能發電缺點:
1.太陽能的利用裝置必須具有相當大的面積,有人說太陽能電既然這麼好,那為什麼台電不自己裝太陽能發電板呢?主要的問題就是需求面積,台電可以蓋火力發電廠、水力發電廠、核能發電廠,因為這些都需要大資本,一般小老百姓不可能做得到,但這些發電廠每單位平方公尺可以發的電力足夠供應數百戶或數千戶家庭使用,但反觀太陽能發電每平方公尺的發電量給一人使用都不夠,但也只有太陽能發電需要全民參與,每戶人家屋頂都可以考慮裝設太陽能發電板,又隔熱又遮雨又賺錢。
2.雖然整個地面太陽能非常巨大,但這種能量非常分散,作為太陽能發電能源,它的密度太低了,因為太陽能的利用裝置必須具有相當大的面積,才能收集到足夠的功率,面積大造價就會高,所以只有當採集能量裝置表面的單位造價相當便宜時,才能經濟合算的利用太陽能發電。
3.太陽能受氣候、晝夜的影響。太陽能受氣候、晝夜的影響很大,到達極不恒定。因此必須有貯存裝置,這不僅增加了技術上的困難,也使造價增加。目前雖然已經製成多種貯存系統,但總是不夠理想,具體應用也有一定困難。
4.目前利用太陽能的各種技術都具有成本高的缺點,因此首期資本投資不菲;不過近來這已經不是缺點,因為全球有太多找不到投資標的的資金,而且整體壽命週期來看,太陽能已經在許多情況下達到電網平價,因此可以把過多的游資投入太陽能等再生能源。
5.在許多陰雨綿綿或是日照短的地區,很難完全靠太陽能供應,投資報酬率較低。另外,除非有大量的太陽能板或更成熟的太陽能技術,不然目前仍然難以產生大量電源供給使用是其缺點。
6.太陽能電池板壽命有限,大約是10-30年。
7.太陽電池必須使用純度極高的半導體,在生產的時候必須消耗很大的能量,也會產生環境污染,換句話說,太陽電池在使用的時候雖然不會產生環境污染,但是在製造的過程中仍然會產生環境污染。
8.太陽能發電的賣電價錢這幾年是逐年遞減
9.太陽能發電效能逐年遞減,施工品質好壞及太陽能施工廠商保固也是裝設太陽能發電必須考慮的注意事項。
10.颱風地震水災等可能破壞太陽能發電設備,通常解決的方法就是投保產物保險,萬一遇到天災,就有保險公司理賠所有損失。
11.太陽光發電所產生的直流電,經過轉換器成為交流電,再加壓進入電網賣給台電,會損耗部分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