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申請入學準備指引
STATEMENT
「個人申請」是利用學科能力測驗的成績作為基礎,加上學生個 人在校期間學科外的優異表現,作為進入大學的敲門磚。 「個人申請」的入學方式,比較適合具備下列特質的同學,可以 經由「個人申請」的管道,突顯自己與申請校系的適性與契合度, 更加確立未來的方向。
  • 對自己的興趣與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 對未來的生涯規劃已有大致方向。
  • 廣泛參加與申請校系領域相關的活動、競賽與社團。
  • 特定科目的表現特別突出。
  • 申請動機
    main
    /
    選擇學校和科系
    申請動機,是同學在表述為何想申請該科系,但同時也是教授取決他們為何要選擇你?除了傳達申請動機與目的外,與修課紀錄與多元表現做連結,不論是領域相關的課程修習,亦或是各種自主考取的證照、參加的競賽等..都是同學能用來表達自身對這個領域有著濃厚興趣、以及為了就讀該科系做了哪些準備的最佳證明!
    選擇學校/科系:不同校系對於多元表現的重視面向亦有不同,以清華大學物理系為例,曾任系主任的教授余怡德表示,想申請理工科系,是否曾參加相關科展競賽是很重要的,「不見得一定要得獎,但可以在備審資料中描述參賽準備過程,或是為何想要參賽,用背後的故事展現對該領域的學習熱情,讓教授對你感興趣。」
    資料整理
    自傳
    /
    學習歷程
    /
    證照
    /
    創意呈現
    某些校系有自訂的「個人資料表」格式,也明定限制自傳的字數,或要求推薦函須先郵寄到校等,考生務必先上申請科系的網站,搞清楚必備文件後再著手。不少大學都有引導式自傳及讀書計畫,例如中央大學、清華大學,告訴考生各段落怎麼撰寫、應呈現的重點等,例如清大引導式自傳中,便要考生分享一個曾影響他人、解決衝突的活動或經驗。因此,備審資料務必客製化,避免張冠李戴。有些考生會疑惑,撰寫自傳是否都要從家庭開始。事實上,除非有特殊之處,否則家庭背景不一定要寫。還要記得幫教授畫重點,有大標、小標,甚至圖表輔助。
    即使各校系最多可參採3項課程學習成果、10項多元學習表現,但考生不必「傳好傳滿」,應秉持「量好質精」的原則。
    很多學校的甄試分數比重,都是書審與口試各佔50%,因此書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在一般備審資料的內容之外,能附上社團幹部證明、獎學金獎狀、書卷獎、語文檢定證明或其它獎狀,都是在自我行銷時加分的利器。
    將文字精簡、圖表化,使用圓餅圖、流程圖、魚骨圖等都是引人入勝的方法,用創意使自己在眾多申請者中突顯個人特質。此外,將自己所修習過的課程作一個完整的分類,把修過的課程製表列舉出來,在每一類的後面附註這個課程對於你未來學習上的幫助,這樣也是個好方法,表示自己已經準備好要上這個學校
    未來規劃

    讀書計畫與生涯規劃主要陳述你未來進入大學後是如何去規劃你大學四年的學習,內容可以寫到修課計畫、自主學習計畫,如語言檢定、電腦證照等學校課程外的學習,明確規劃自己在未來大學學習過程中對自身的期許與目標。

    建議同學可以從短期規劃(現在到大學開學前)、中期規劃(大學四年)以及長期規劃(大學畢業後)等有系統結構的面向來描述自己的讀書計畫。譬如可以「大學入學前的準備」、「大學求學期間」、「生涯規劃」及「未來期許」四個部分,具體說明未來的學習計畫及職涯方向。

    面試準備
  • 大學面試考古題1:你為什麼要報考本系?
  • 教授提問的目的,為避免考生對科系有錯誤的認知與期待,錯選學生進入該校系。政大新聞系教授王淑美指出,她曾經遇過考生說想當網紅,所以選擇新聞傳播,這其實是對科系的瞭解有限。台大圖資系系主任林奇秀說:「我們希望選進來的學生都是真的知道這個系在學什麼,不要進來後才抱怨以為學的是『資訊』,結果並不是。」

  • 大學面試考古題2:你有沒有失敗經驗,如何面對與補救?
  • 清華大學教務長巫勇賢期待考生能多多描述:你如何檢視過去的自己?在歷程裡你獲得了什麼?反省了什麼?因為這些可以看見考生重要的成長歷程、學習能力與成長型心態,能否把各項挑戰、挫折當作成長的養分?面對批評會不斷思考自己如何改進?訂定不同期程目標?更能欣賞別人的成功。

  • 大學面試考古題3:你還有報考哪些科系?
  • 教授的提問動機,是希望能夠認識考生,是否經思索未來出路等才決定申請該科系。因此建議考生明確指出為什麼報考該校、該校有什麼樣的特殊資源與計畫?該系又有提供什麼樣的特別課程等?最好能分析不同學校間的優劣勢,顯現非這所學校、這個科系不可的原因。

  • 大學面試考古題4:我們為什麼要錄取你?
  • 這題經常是整場面試中的關鍵。教授希望能了解考生對校系帶來多少價值、匹配度。建議用實例證明自己符合校系的技能與經驗,另外也可以從系上必選修課程或教授的專業下手,延伸討論這校系有什麼領域、比賽、實習機會等,是未來有興趣參與或探討的,即可展現校系與考生的絕配度。

  • 大學面試考古題5:請你問我們一個問題?
  • 二階面試時,教授在最後通常會問考生「有沒有問題要問我們?」而考生常常會禮貌地回答:「謝謝!我沒有問題。」對此,政大經濟系副教授王信實說:「其實回答這道題目可以讓我們看出你是不是真的想來我們系上,是不是對我們有深入的了解,對於未來即將加入的大家庭是否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