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本溼地




知本濕地,為坐落於臺東縣臺東市知本溪與射馬干溪之間的一處濕地,原為知本溪河口溢流所形成的洪泛區域,因海岸泥沙堵塞而形成的河口潟湖,並且承接了射馬干溪(知本大排)的溪水作為湖區水源,屬於海岸自然濕地,其中一部分在當地有夢幻湖之別稱。射馬干溪帶來的農業尾水,以及部分地區的地下湧泉,形成濕地上沼澤、草澤、森林等不同地形。後來因為修築堤坊,興建圳道,減少洪泛,開闢農地,面積日益縮減。
2004年,國際鳥盟將知本濕地劃設為「重要野鳥類棲息地」。2011年知本濕地列入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行動計畫,進行濕地生態調查,共計發現瀕臨絕種一級保育類共黑面琵鷺、琵鷺、隼三種,珍貴稀有二級保育類共33種,魚類有粗首、鯽魚、鯉魚、日本禿頭鯊、吉利慈鯛等,貝類有河蜆、田螺、尖尾螺、蚌等,生態相當豐富。
原本,知本綜合遊樂區開發案細部計畫已經台灣省政府旅遊局於民國80年11月27日正式核准開發,卻因投資者間的債務糾紛及國有土地部分遲至民國86年始完成撥用等問題因故未施工,因此至今,知本濕地在當地農民離開此地後依舊沒有人為開發之動作。沒有了人為的干預,使得海浪夾帶的砂石封住了原本農民開挖的排水道,讓濕地湖水再次蓄積,濕地開始復原,面積逐年擴大還原,現今魚類、貝類、鳥類又重新在知本濕地重新繁殖棲息。
知本溼地光電開發案

2016年,台東縣政府計劃將知本濕地作為太陽能光電園區,引發侵犯部落傳統領域,及破壞環境生態危機。
卡大地布部落到行政院前要求政府撤回開發案,依照原住民族基本法,實踐部落諮商同意權,並且希望在保護濕地環境下,政府重新與部落協商,尋求一個尊重部落與生態共存的未來發展。但是因為土地使用爭議,知本濕地至今並未有任何濕地身分,未列在營建署的濕地認證中。濕地未獲濕地身分的保護,反而計畫開發作為光電場,引發部落權益抗爭與環境破壞危機。
台東縣府於2018年1月辦理招標,由「韋能能源」子公司「盛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簡稱盛力能源)得標。
雖然部落會議之前開會已決定反對此案,但因投票範圍從原來以為的三個里,增加了溫泉村,加上允許不能現場投票的人「委託」出席,結果出現很大不確定性,會前預估是五五波。

台東縣政府規劃,在知本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的傳統領域上,開發太陽能光電,但因沒有跟部落族人諮商、尋求同意,引發部分族人不滿,卡大地布部落、聯合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團體,聚集行政院前,抗議台東縣政府將在知本濕地推行「太陽能光電」,要求台東縣政府退回標案,納入族人意見,重新規劃。部落強調,不是反對綠能,但反對只以利益為導向的開發形式,也反對開發案傷害土地、生態。
目前的知本光電園區開發計畫,地方政府已經準備招商,由於國有地長期閒置,再開發利用必須行政院同意,中央政府如果同意開發計畫,依法還需要進行諮商,尊重部落決議。台東縣政府說明,一旦招商完成,計畫明朗,有更多的生態保護和回饋經費,應該可以讓部落族人接受。
歷經各種劫難,濕地不斷衰敗中,最後面臨開發成光電場。無論從「觀光」到「光電」的兩光開發,知本濕地終究逃不過開發命運,部落也討不回傳統領域,最後引發部落族人與環保團體,一起連手搶救知本濕地。而台東縣政府建設處在破壞事件遭發現後當天已經先請怪手將沙洲缺口處回填淤沙,讓湖水重新積蓄,相關濕地的後續變化還需持續觀察。